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欢迎您!!!  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欢迎您!!!
    当前位置  >>  首页  >> 中医传承
 
【望闻问切】你真的了解“望闻问切”吗?一知半解很可能耽误病情
 发布时间:2020/8/7 浏览次数:1277


 来源:久泽智汇   张涛



中医的诊病方式里

望闻问切

无疑是大家最为熟悉的

 

但是听起来简单

真要做起来

可能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

到底应该怎么操作


这种一知半解的程度

反而容易耽误病情

 

所以干脆百弟就给大家具体说说

望闻问切的操作方法




看脸色  观舌苔

中医认为,机体外部,特别是面部、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视其外应,以知其内脏,则知所病矣。”

望诊就是观察患者形体、面色、舌体、舌苔等等,根据形色变化,确定病位、病性。


按照中医“五色诊”的原理,青色主肝病,赤色主心病,黄色主脾病,白色主肺病,黑色主肾病,如果面色出现这五种情况,就可能是脏腑出了问题。

 由于五脏之脉皆络于舌,所以通过舌诊也能看出脏腑的变化。

正常状态下,舌质应该是淡红色,如果发白就是气血亏虚,发红则为热盛伤阴。

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润,如果舌苔发白则为寒证;舌苔发黄属热证。



听声音 闻气味

闻诊是对患者发出的声音,和各种气味来推断疾病。

通过诊察患者的声音、语言、呼吸、咳嗽、呕吐、呃逆、嗳气、呼吸、喷嚏、肠呜等各种声响,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、高低、清浊,区别寒热虚实。

比如:语声高亢是正气未虚,属于实证、热证;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、肺气不宣;声低息短,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。


至于病体的气味,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、气血、津液产生败气。根据气味的不同,可以分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。

通常,凡酸腐臭秽者,大多都是热证;无臭或略有腥气者,大多都是虚寒证。

问生活、问症状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凡欲诊病者,必问饮食居处。”“必审问其所始病,与今之所方病,而后各切循其脉。”


问诊要问的内容很多,明代的张景岳将问诊主要内容,归纳为十问,编有十问歌。

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,五问饮食六胸腹,七聋八渴俱当辨,九问旧病十问因,再兼服药参机变。

 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针对不同体质的人,即使是同样的疾病,也可能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法。 

所以在治疗之前,还要问清楚病人的居住内外环境、气候、生活及饮食嗜好、性格情绪、体质类型等等情况。


  

诊脉象、按胸腹

切诊是指接触诊察,不仅有我们熟知的诊脉,还包括对患病部位的按压诊治。

 中医认为,脉为血府,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,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,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,随之脉搏发生变化。


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不同表现,而测知脏腑、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、虚实、寒热。

如果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;病变在脏腑时,呈现沉脉;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,血行缓慢,呈现迟脉;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,呈现数脉等。

触诊是对患者的身体,进行触摸按压,尤其是胸腹部分,以分辨病症。

通过患者对按压的反应,比如疼痛、喜按、拒按等,还可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


虽然望闻问切

只有四个字

但却是中国几千年医学的精华

百弟也没法都说清楚

 

不过百弟建议大家

生病了最好的方法

还是要去医院看医生

千万不能只靠对中医的一知半解

就胡乱吃药

万一判断错误

很可能会耽误病情的



 

 
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 |  法制新闻联播网 | 

网站首页     |     医药研发     |     产品推广     |     国医国药     |     专利发明     |     品牌创意    |     品牌文化     |    中医传承     |     营养保健

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
网址:www.bjtyt.com.cn
地址: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济中路甲7号A座8层806室

版权所有: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  备案号:京ICP备20017785号-1